李欣洪辞掉银行行长职位来光谷创业,2019年下半年成立公司,已经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细分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创下1年内就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光谷速度”。

01
辞掉行长职务 要来光谷创业
后排右一为李欣洪
经过研究,他选择了比较务实的创业路径,即联合高校和技术合作伙伴,成立华中科技大学—高德、乾阳智能科技联合实验室。实验室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志刚领衔科研团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和新型智能可穿戴传感设备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打通科技成果到市场产品“最后一公里”。
02
转化华科成果 服务安全生产
在公司展厅大屏,一个与实际危化品储存作业区对应的3D地图上,一条黄色的线条在顺着廊道移动,这对应着一位员工在进行设备巡检工作,并显示出员工的基本信息。
据介绍,这套“光谷造”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安全数据可视化、安全巡检智慧化、应急预案电子化、隐患管理智能化、健康监测连续化等丰富功能。技术层面,综合采用了非开放空间定位、智能穿戴、智能视觉识别、数字孪生可视化等先进技术,都源于武汉。
03
从实验室到市场应用的“光谷速度”
李欣洪说,他们团队还在持续进行产品方案迭代。迭代方案将会使用上华科柔性电子材料技术,集成在头盔或头箍上,并结合华科的情感算法、智慧医疗资源,可满足化工行业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和人员生理和心理体征监测需求,为危化行业职业病防治提供辅助,具备技术领先性。
不久的将来,源自武汉光谷的脑控无人车、脑控机械臂等更多AI新产品,将有望应用到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更多应用场景。
“光谷速度”的底气在哪里?李欣洪表示,光谷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科技创新“宝藏”,想寻求技术转化,想招聘优秀人才,这里都有,而且创业门槛比较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