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服务 >> 媒体报道
双创人物丨亚为智能王瑞: 只为“方便一秒钟”
     日期:2021-03-19 03:10

 卷首语 

“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

在武汉未来科技城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有一群青年创客以开拓进取的态度闯新路、创新业。为深入挖掘他们背后的双创故事,武汉未来科技城联合武汉诗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精雕人物自媒体“魅力就是影响力”,推出“双创人物”专题报道,聚焦青年创客故事。



引  子

这世界追求理想和目标的人,有的如飓风,乘风破浪,开天辟地,他们跌宕起伏,大起大落;

有的则坚如磐石,一旦落定,默默深耕,经历时间的积累,目标的蓝图逐渐清晰开阔。

王瑞显然属于后者。

王瑞,武汉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在秦岭下生长的80后汉子,举手投足都很笃定,似乎一切了然于胸,但当他描述面对很多选择时,用的最多的词竟是“懵懂、被动”。

如涓涓细流,王瑞语调平稳,内容和表情却真诚。他分享每一种感受,每一个顿悟的道理,以及眼下正在做的事,正前往的方向,不疾不徐,步骤清晰。


百米外的世界是什么样

大山深邃,却阻挡了人渴望开阔的视野、自由的心灵。

小学时,少年王瑞的视野只能禁锢在百米开外的校园,再往外,阻隔着绵延无尽的秦岭。百米以外,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广阔,成了他此后不断向外探索的动力。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137.jpg
图丨深邃的秦岭,是王瑞生长的地方(图源网络)

考到县城的高中,王瑞看着标准面积的操场,自以为终于看到一个足够广阔的“舞台”。直至刚来武汉大学,站在梅园广场一角的围墙里,看着山道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以为这就是校园的全部。

报到后,兜兜转转几十分钟的宿舍路程,满眼错落有致、精灵剔透的各式各样教学楼,王瑞明白了,大学,原来大到超越自己的想象。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142.jpg
图丨武汉大学古香古色,大到超越王瑞的想象(图源网络)

“我是很懵懂的,没有什么规划,选择很被动。”这句话,王瑞重复了几次,是谦逊,也是真诚。

这种懵懂,伴随着他的一些重要选择:选择大学,因为看到武汉大学的宣传海报古香古色,非常漂亮;选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因为从小喜欢数学,中学时喜欢物理,而这个专业可能物理和数学都能包含其中。

走出秦岭,来到珞珈山下,王瑞走出百米的秦岭大山世界,走进越来越开阔的风景。




“社会百态教我更务实”

与其说,王瑞在2018年选择成为武汉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还不如说是创业一直在选择和等待着他。

大一入学,王瑞在哥哥的护送下,来到武汉大学。学费是父母积攒的辛苦钱,为防丢失,父亲让兄弟俩各拿一半,哥哥走时,忘了把钱给他,交完学杂费,军训结束,王瑞的兜里只剩下34元。

四年后,一家人才发现这个失误。

好强的王瑞没有跟家里开口,还没脱下军训服,就开始在校内外找勤工俭学的机会。四年里,发传单、贴海报、搬家、卖电脑、推销、写信封、当记者…… 

“你能想到的一切社会化工作,我都干过。”从单打独斗,到带领同学们一起勤工俭学,王瑞的学费、生活费没再找家里要过。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147.jpg
图丨大学时代的王瑞

王瑞的勤奋和责任心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一时就委派他当勤工俭学组长,带着同学们一栋楼打扫寝室。

从分派任务、指标验收、发放收入,事务协调——这项繁杂而又收入不高的工作,王瑞一直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前前后后带领了100人,人员轮换了不少,但他一直坚持到毕业。

大学四年里,王瑞带过四十三个家教,一到晚上或者周末,他骑车跑遍武汉三镇,一天上三四个家教课。他教学生功课,也教他们习惯,这赢得了很多家长的感激和信任,有些家长至今仍与他保持着联系。

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却都很乐于跟王瑞交流,甚至带他去拜访客户,教他一些商业规则和礼仪,令他开了不少眼界。

“社会早早教会我用收入和价值,去评判事物的结果,做事必须有始有终、有责任心。”王瑞说。

也因此,王瑞比同龄人更务实、更有抗压能力;懂得节约、为他人着想;工作经历丰富,有管理团队的经验——这些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大学时代,就被王瑞一一实践并积累着。

“亚为”二字落地工业互联网

2003年,王瑞在武汉大学入选国防生,2006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去北京,开始了他十年的军旅生涯。

军校读硕士后,从事军事领域研发工作。这十年,从纷繁喧嚣进入寂寂无声,在信息智能化知识技术研发领域,默默积累和钻研,可谓“静水流深”。

“无论走多远,在回武汉的路上,我看到的风景,都是感觉最温暖的”。十年后,王瑞从部队转业,留在了一直眷恋着的武汉。

武汉有他的师长、朋友、同行、伙伴,加上在北京十年的专业和行业积累——2018年,王瑞成为武汉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同年,王瑞又入选光谷3551人才项目;2019年,公司在武汉未来科技城安家落户,厚积薄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152.jpg
图丨亚为智能揭牌

早在大学的实验室,王瑞就开始了对互联网、智能化的懵懂思索。那时候王瑞经常琢磨:“为什么要人盯着去做试验呢?是不是可以用远程控制的方式,甚至躺在床上去操作?”

随着对行业的深入、专业经验的积累,王瑞越来越看好工业互联网的前景,很早就关注分布式测控、无线采集、物联网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他创办“亚为”,是想在全球进入工业4.0时代的背景下,用国产智能制造,取代国外产品技术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真正的“中国智造”。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156.jpg
图丨亚为智能一直瞄准工业互联网领域

在成立之初,亚为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工业,尤其是底层工业,提供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专业服务。亚为在物联网行业,逐渐摸索出一套高效率“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他们瞄准产品质检这一环节,以模块化的软硬件产品和T-cos平台,降低成本,提供系统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

“工业互联网本质上就是千里眼、顺风耳,目的就是让场景、服务和操控远程化,其技术参数远远高于民用技术。”王瑞介绍,近一两年,5G技术已经从移动互联网走向工业互联网,5G让技术如同搭上高速公路。

亚为研发的高速、高精度采集设备,可以每秒采集几十万次数据,对产品的瞬态变化都能捕捉的一览无余。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200.jpg

图丨王瑞带领技术人员为客户现场调试

亚为的EVPS机器视觉平台,通过机器视觉加人工智能的方式,高效实现产品质检,真正达到产线无人化,服务于黑灯工厂。通过多年积累,目前已经沉淀了一批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型,可以通过组配、装配和自动调配的方法,快速实现工业互联网从下到上的部署。现阶段已应用到亚为二十余个项目中,解决了冶金、电力、电子、科研、教育等诸多行业的难以人力管控的痛点。

从落地项目反馈总结来看,EVPS机器视觉平台通过系统化部署,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三倍以上,减少90%人工,甚至达到了“一分钟部署”的惊人效果。2019年,这个产品荣获中国光谷第十六届光博会“光环奖”。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204.jpg
图丨亚为智能产品图

从公司成立至2020年,亚为响应国家“双创”号召,赋能产品创新上百个,赋能与投资创业数十家。公司客户过万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专利30余项,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和研发管理体系。目前,95%的产品实现了完全国产化,甚至走出国门,获得二十余个国家的认可和青睐。

“‘亚为’这个名字是我高中时就想好了的。”历史课上,王瑞被老子《道德经》中“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所吸引,并深感认同。他决定以后,一定要用“为”字做点事,这个多音字,不论取什么读音,都有深远的寓意,而‘亚’就是亚军,不争第一,但也要领先。

从未遗忘,从未懈怠,十余年后,王瑞实现了高中时对自己的承诺:一定要用“亚为”两个字做点事。如今,这一想法落地到了工业互联网上。

技术派”变身“管理能手

王瑞的军旅生涯,赋予亚为追求稳健创新和自主可控的企业特点。

”创业之初,王瑞就将“方便一秒钟”作为这个初创企业的核心文化。他认为这是一片企业文化的真空,亚为有幸而得。“每天精进,从量变到质变,不大包大揽,不盲目跨步”,这也是浮躁的社会需要回归的品质。

一个优秀的研发技术人员,是否就等同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作为研发出身的创业者,王瑞有很多从技术者转型管理者的感悟。

在创业伊始,王瑞认为做好研发,用产品说话,企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整个团队都投入到研发,技术之外的公司“杂务”都由王瑞一肩挑,每日深陷各种具体琐事,根本谈不上长远的企业战略规划。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208.jpg
图丨王瑞为客户现场答疑及演示

王瑞决定从无规则的忙乱中脱身,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企业管理,同时对公司进行了清晰的目标规划:2019年进行公司制度建设;2020年,致力于流程、体系构架建设;而2021年,则致力于将业绩做好,进入“瞪羚企业”,人均产值渐渐进入行业前列,公司产品、服务、管理能进入自主化运维。

王瑞的管理风格整合了他多年的求学和职业经历:部队的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大学的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企业的职业化、团队化。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213.jpg
图丨公司培训现场

亚为有着严格的培训制度,时间和内容规划都十分清晰。2020年疫情期间,亚为做了百余场培训,线上就有60多场,内容涉及专业技术、企业管理、职场心理和人生规划等等……

王瑞还提倡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人员讲课,课讲得好有奖金,不敢站在讲台的员工,公司还会提前安排“彩排”。

“我希望亚为不是学校,胜似学校,甚至一个本科生进亚为工作一段时间,相当于读了硕士。”

王瑞更看重员工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性”,他善于发现不同人的长处:有的适合做创新研发,有的适合做技术整合梳理型工作,有的适合做业务服务,有的人沉迷钻研,有的人和风细雨,有的人善于沟通,而有的人则铁面无私……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218.jpg
图丨员工生日派对

王瑞说自己是个“破坏者”,他会定期撼动和推翻大家之前做的某些工作,从不同角度去质疑,去验证,看是否稳健。

“一叶知秋”在王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有极强的敏感性,从蛛丝马迹中挖掘事实,在错综复杂中总结规律,既能果断决策,雷厉风行,又能循循善诱,让人如沐春风。

这种特质,不仅仅体现在内部,更体现在对客户的沟通中。通过长期的摸爬滚打,王瑞可以通过用户些许描述,深刻理解用户需求,他把“方便一秒钟”的理念,真正落实为“服务的极快响应,功能、性能的绝对可靠。”

“只要对用户有益,不论合同是否约定,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哪怕是旁观者,我们都要理解并马上实现,绝不矫情不怠慢。”

“但做企业总体上还是求稳,情愿多花些时间,建立一个个堡垒,环环相扣,自成体系,比起塔尖,堡垒生命力更强。我希望亚为是个稳固的堡垒,能久远地走下去,在如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式下,为祖国的独立自强出一份力。”

没有高谈阔论、好听的财务数字——谈起亚为的未来,王瑞的回答依然稳而务实,却深远。


微信图片_20210419151223.jpg



王瑞感悟

解决问题的能力VS 技巧


这个时代需要理想,更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上太多传授的技巧和套路,这是个误区。

有理想,有目标是好事,但要在追求的过程中,培养解决和处理困难的能力。心态要稳,思维要广阔一些,方法会更多一些,不应局限于技巧本身。


好 VS 成功


我们怎么做是“好”?怎么做可以“成功”?我认为“好”和“成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把事情做“好”,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展示出自己优秀的一面;而“成功”需要更多积累和潜能,需要有更广阔的胸怀和格局。

我们往往看到一些成功的人,看似比较木讷或弱小,其实这是一种大智慧和境界。

作为技术派创业者,很容易将技术的“好”当做“成功”,这是钻牛角尖。人在年轻的时候,是可以执着追求“好”,可以让人更专注。

成熟后,我追求“成功”,因为“好”只是个人标签,而“成功”却是大家的,能让更多人受益。



友情链接:

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武汉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999号 邮编:430206 电话:027-87922863 传真:027-87922863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鄂ICP备1501655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1721号
武汉光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