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购物,只需在手机和电脑屏上点选商品、付款后,机器人将商品交付到手……这样的智能新零售场景,已走进我们的生活。
12月24日,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一家使用机器人担任柜员的无人超市开张营业,吸引不少市民驻足。
该超市整体呈六边形,约两层楼高,占地54平方米,外部有3个购物窗,设置有触摸屏和二维码扫描器。记者用手机扫描触摸屏上二维码,弹出购买页面,选择商品并网上支付后,将生成的取货二维码置于扫描器下,不到10秒,便从取货口拿到商品,整个购物流程只半分钟。值得注意的是,将商品从货架上放到取货口的是一台机器人(机械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观察,超市货仓内,共安放1大3小共4台机器人,大型机器人主要负责商品码放和分拣,小型机器人负责抓取和投放。
“传统无人售货机商品种类较少,常见的无人超市,痛点是无人监管导致货品损失大,且人货不分离存在安全隐患。”该超市机器人技术平台提供方,武汉库柏特科技公司负责人说。
超市运营方武汉诺得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开设一家同等规模的24小时便利店,至少需雇佣4名员工,投入约70万元左右,每年人工开销20万元左右。而机器人无人超市一次性投入不到60万元。他说,试运营期间,机器人无人超市货损率为零,试用者对购物效率满意。
据介绍,该超市仅在商品缺货时,需工作人员将补充货品运送至超市门口,再由机器人进行归堆码放,其余时间可实现全天无人值守。
从工业厂房走向消费市场
“机器人+”:想象空间无限大
一个是前沿科技,一个是新零售。
“这才是无人超市应有的样子。”12月24日中午12时,在光谷未来科技城工作的张先生来到刚开业的机器人无人超市,购物体验后,对整个购物流程赞不绝口。
库柏特公司联合创始人闫琳说,构成机器人无人超市的两大要素其实并不新奇,库柏特的Cobot sys机器人操作系统研发至今已有近3年,商超物流、供应链体系则是诺得佳多年来的看家本领。他认为,让机器人无人超市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源动力,是“机器人+”理念带来的无限想象空间。
东湖高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任人说,尽管我们已经初拥人工智能时代,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大多出现在工业应用场景中。如何让更多人感知到机器人为生活方式带来改变,让机器人出现在更多消费应用场景中,是所有机器人研发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企业不应局限于在工业厂房中挖掘机器人的潜力,而要着眼于未来,用机器人概念去碰撞更多行业,寻找新的突破口。
闫琳说,目前机器人无人超市中售卖的多以饼干、方便面、糖果等外形上便于抓取的商品为主。未来,随着视觉识别、抓取技术的进步,小如打火机的商品有望入驻机器人无人超市,商品品类将得到进一步丰富。他透露,无人驾驶技术和无人物流技术成熟后,未来或不再需要顾客亲自到机器人无人超市购物,“手机上点选商品后,机器人无人超市会自动对接物流车,实现商品送货到家”。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