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长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呼吁,立法保护数据信息。
长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总裁李晖说,一个从未向银行借贷的大学生,可能没有央行征信中心的征信记录,但他通过打车软件预约乘车,通过电商购物,在互联网上留下行为轨迹,通过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可预测其风险表现和信用价值,为其建立个人信用评分,银行贷款同样可能向他打开大门。但接下来的问题,也会令他烦恼不堪,推销电话、诈骗短信等将接踵而至。
他认为,海量数据中蕴藏着关系国家安全、经济社会运行、舆情态势等敏感信息,数据成为国家之间争夺的重要资源,数据主权成为网络空间主权的重要形态。从数据安全的角度出发,尽快建立一致的交易规则、共通的交易标准,是大数据产业亟待探索的问题。
从交易中心自身的技术和运营规则方面,数据在进入交易平台之前,都应经过数据脱敏处理,即抹去和个体隐私相关的信息,并从技术上保证不可逆向还原,以保障数据隐私。
长交中心还呼吁国家从数据信息立法方面进行保障。李晖表示,数据信息的立法应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产权归属、隐私保护、开放交易等法规条款。比如,明确哪些数据必须开放,哪些数据必须经过数据交易市场。
据了解,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贵州等多地大数据交易平台,均在积极推进数据安全标准工作的研究与制定。贵州已出台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也制定了《数据互联规则》。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李墨 通讯员 龚娅丽 2016-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