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刘娜 张真真 刘春燕 张颖 通讯员任才 肖辉)马蹄莲“花蕾”造型的行政展示中心全面封顶,“三横五纵”的主干道雏形初现。昨日,参加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的代表到建设工地参观,惊叹于其建设速度和全新的设计理念。
在中国,拥有“未来科技城”的仅有四个地方: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浙江海创园和武汉光谷。今年4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将“未来科技城”列入国家级人才基地。
湖北抢抓难得机遇,赋予武汉未来科技城全新的功能定位:创造适应高端人才聚集的政策环境、研发环境和生态环境,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机构,打造科技资源聚集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新型产业生成区、创新文化实验区和“两型社会”示范区,提升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010年8月,在中组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省、武汉市领导经过多次现场考察和反复研究,决定在东湖高新区东部地区规划66.8平方公里建设“未来科技城”。建设者们按照“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要求,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很快启动11条市政道路建设。
与此同时,招商引资工作也在飞速进展。华为技术公司一口气拿下40万平方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德国电信、台湾联发科、美国新思科技、凯迪控股等20个项目签约入驻,中核核电运行研发中心、中科院国家生物多样性研发园等项目确定选址。
启动未来科技城建设以来,东湖高新区人才聚集效应更加明显,现已聚集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61人,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入选者300人,一年新增博士800余名。
在昨日的协调会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指出:“谁能引领未来,谁能代表未来?人才,关键是高层次人才!”他要求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对人才成果转化、基础设施保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攻关、限时整改,为武汉未来科技城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