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武汉未来科技城暨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开工奠基仪式在东湖高新区举行。建设武汉未来科技城是省市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推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延展创新能力和空间,所作出的战略性决策。10年内,武汉东南面将再现一座智力密集、人口达30万、承载国家自主创新功能的现代卫星城。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杨松,省委常委张昌尔,副省长郭生练,市长阮成发,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翟天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卢国祥,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贾耀斌出席开工奠基仪式。仪式由市委常委冯记春主持。
杨松同志宣布武汉未来科技城暨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开工。杨松、张昌尔、郭生练、阮成发、路钢、李培根、翟天山、卢国祥、贾耀斌等为武汉未来科技城奠基石揭幕。
省委常委张昌尔为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授牌。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未来办主任但长春接受授牌。
省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阮成发在仪式上讲话。阮成发说,建设武汉未来科技城,对于发挥武汉科教资源优势、增强城市科技创新实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贾耀斌致辞。
武汉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面积66.8平方公里,其中以高新大道以北、外环线以西的2.8平方公里范围的地块为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项目的起步区,起步区与光谷生物城形成呼应,是发展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外环线以东部分作为发展区,发展区以外环线以东,高新大道以北28平方公里为武汉未来科技城长山基地;外环线以东,高新大道以南36平方公里为武汉未来科技城龙山基地。
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定位是立足武汉、放眼全球、面向未来。科研和产业方向为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现代装备制造和高科技农业等五大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和现代装备制造业,集中推动新材料、物联网、文化创意等产业的集聚发展。
奠基仪式上,首批入驻的18家企业代表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未来办副主任夏亚民现场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熊群力作为企业代表发言。
据了解,这18家企业包括中国电子、航天科工、中国电信、北车集团、中铁股份、中船重工、中冶科工、中国节能等9家央企,华为技术、中兴通讯、TCL、艾维通信、北京兆易等5家民企,台湾联发科、美国新思科等2家外企,以及科研机构中科院武汉分院,地方国企武汉经发投。这些企业涉及光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总金额为306亿元左右。
昨日同时开工的还有武汉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组建、武汉能源研究院使用的“马蹄莲”能源大楼。这是一座依据太阳能、风能、地热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设计,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风资源、太阳能、水资源,低能耗无污染清洁的绿色生态建筑。大楼建成使用后,将吸引太阳能研究中心、风能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新能源电池研究中心、智能电网研究中心、节能减排工程研究中心、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武汉凯迪能源研究中心、碳规模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中心等入驻。
市政府秘书长龙正才,管委会领导夏士杰、沈烈风、孙茜雯、宋治平、李昌贤、周广运等参加奠基开工仪式。